2009年2月22日,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國家發改委、北京市政府、通州區政府、中國社科院、中國石油化工協會、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等部門領導、專家、企業家,以及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二十多家媒體記者濟濟一堂,人聲鼎沸,一個早已知曉的消息即將正式發布: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成功并購北京紅獅漆業有限公司。
音樂聲響起,閃光燈閃爍,富思特制漆董事長郭祥恩走上主席臺,向與會來賓宣布了并購成功的消息。一時間,會場上掌聲雷動,富思特和紅獅的干部們心情格外激動。
郭祥恩的講話,從五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生漆,春秋時代的桐油,到戰國時期的油漆,鑒真大師帶給日本的制漆技術,一直講到紅獅的前身,乾隆年間的御用漆坊,傅作義時代的“奮斗油漆廠”,50年代的“新中國油漆廠”,60年代的“紅獅制漆廠”,70年代和80年代的輝煌,90年代的落寞和無奈,簡短的介紹,引領聽眾從令人自豪的往昔走到了令人感嘆的今天。
郭祥恩引用了柳傳志的一句話“沒有民族工業的國家只能任人宰割”。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工業的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富思特制漆就是在這個歷史機遇中成長壯大起來的,F在,雖然歐美金融危機寒潮滾滾,但是,我們對于中國政府有信心,對于中國經濟有信心。所以,才敢于在經濟大勢走向疲軟的當下,斥資并購,逆勢飛揚。
與會的領導和專家,一致認為,郭祥恩的這個行動,是對黨和政府改革開放政策的積極響應,是對北京人民的竭誠回報,是企業家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北京市工業促進局的一位官員表示:“同業購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對推動整個領域民族企業的技術進步,對北京乃至全國的工業企業整合起到了示范作用”。
紅獅在70年代初,曾經是亞洲最大的涂料生產基地,80年代初,引進國際領先的醇酸樹脂配套生產設備,生產工藝達到了國際標準。紅獅還擁有很多令人驕傲的榮譽,“紅獅”品牌連續多次榮獲知名品牌稱號,并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其系列產品榮獲“國家銀質獎章”榮譽,連續六年被評為全國涂料業綜合實力第一名,連續三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和紅獅相比,和其他競購紅獅的國有企業相比,成立于1995年的民營企業富思特時間短,名氣小,背景淺,實力弱;因此,當富思特收購紅獅的消息傳出后,不少人稱之為“蛇吞象”。在這場競購大戰中,富思特還曾經出現過干部員工用自己的房產證做抵押,幫助企業貸款并購的動人場面。所以,對于富思特勝出原因的疑問,郭祥恩的回答很簡單:“我們靠的是誠意和實力!” 他指出:富思特收購紅獅,使紅獅回到了以油漆涂料為主業的經營者手里,就決定了紅獅發展戰略的務實性和可持續性,完成了紅獅歷史本質的回歸。而富思特在業界是一家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內涵,崛起迅速,管理完善的民營企業。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富思特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他們熱愛學習,敬業精業,勤勉進取,銳意變革。因此,富思特向紅獅的輸出,絕不僅僅是資本的輸出,還可以是管理的輸出和文化的輸出,同時,在交流中,富思特干部們勢必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提高,才能應對更加職業化、規范化的考驗。
而紅獅的真正價值,還不是它的廠房、土地、設備,而是它的員工和品牌。一位早期在紅獅工作過的人地對郭祥恩說“他離開紅獅后,雖然服務過很多家公司,但是對他職業生命中烙印最深的還是紅獅。他對紅獅的情感就好像北方人對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情感一樣。紅獅需要他做什么他都愿意全力以赴!边@位老紅獅人的話震撼了郭祥恩,使他深深地感覺到紅獅已不是單純的一家企業,而是在紅獅工作過的油漆人的靈魂歸宿和精神家園,也可以說是他們心目中的圖騰。這就是一家百年企業的魅力所在,也是紅獅歷經風雨滄桑,而延綿不絕的生命源泉。對于這樣一家備受尊敬的老企業,郭祥恩強調“我們是紅獅的建設者,而不是占領者,更不是征服者”。
紅獅曾經為新中國的武器裝備、航天航空、標志工程、重大慶典提供涂料。因此在軍工、航天等領域擁有良好的口碑。并購的成功,使得富思特強大的市場活力有機會和紅獅雄厚的工業基礎相結合,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應,這種強強聯合,不僅能使紅獅實現再次騰飛,同樣會使富思特實現新的飛躍,極有可能打造出中國民族涂料工業的航母戰斗群,為振興民族涂料譜寫新的篇章。
據悉,新紅獅正在和北京涂料技術中心和博士后流動站、中科院化學所、清華大學化學系、北京化工大學化工系、中國軍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恢復聯系,探索產研結合的新途徑。
2010年春節前,郭祥恩把紅獅前后五代老領導,老專家請回紅獅聚會。他們中間,既有耄耋之年的長者,也有風華正茂的少壯,五世同堂,撫今追昔,大家為紅獅終于回歸正途而欣慰,心存感謝,更為紅獅指日可待的騰飛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