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恩,一個具有強烈民族情懷的“涂料大王”,一個醉心企業管理的“思想者”,一個文采風流的“詩人”,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創業者。
(此文原載自《中華兒女》雜志2015年第10期總第401期,轉載自微信ZHRN1988中華兒女報刊社)
有人說,他有企業家的果敢,該出手時就出手;有人說,他有思想者的厚重,經歷豐富,見解獨到;還有人說,他有文人的灑脫,胸懷天下,寄情翰墨。
2008年底,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郭祥恩和他創辦僅14年的富思特逆勢而上,一舉收購了具有近兩百年歷史的行業“標桿”企業——北京紅獅油漆公司,令業界震驚。這一仗很漂亮,從而奠定了自己的產業格局。
并購完成后,郭祥恩不僅完全保留“紅獅”品牌,還保留了“紅獅”原有的團隊,甚至連財務人員也沒有額外指派,僅通過注入先進的營銷和管理理念,提出“只有紅獅人才能建設新紅獅”的口號,提升自信心,生發凝聚力和進取心,使這一歷史悠久的民族品牌重新煥發生機。他引用了儒家的一段話“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钡莱隽酥卫砑t獅的真諦。
也正是從那時起,郭祥恩開始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除了經營富思特,他還到各地去講學。講課的內容是他獨創的管理學及傳統國學。
郭祥恩的辦公室——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他的書房里,堆滿了各種書籍。相較于企業老板,他更愿意被稱為管理學者和國學研究者。
一個看似邊緣的傳統民營企業,是如何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成長為具有行業話語權的巨型企業的?郭祥恩,這個出身平凡的的企業家又究竟有著怎樣不平凡的經歷?
4月23日,恰逢“世界讀書日”。下午兩點,在富思特的董事長辦公室里,記者與郭祥恩聊起了他創業與讀書的經歷。
郭祥恩(中)在工地檢查產品應用
涂料業“王者”
這是記者職業生涯中印象頗為深刻的一次采訪。
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這位“涂料大王”用略帶山東口音的普通話大談企業文化、宗教哲學與為人之道,而創業之初的艱辛、企業經營中的喜怒哀樂則被他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在他看來,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其“功夫”并不在日常具體的經營活動中,而是在企業家的個人修養及其為人處世之中。正所謂“養魚在于養水、養花在于養根、團隊在于帶心、財富在金錢之外”。把人做好,財富就會隨之而來,企業的發展與個人的成功只不過是這一過程中的副產品。他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這就是郭祥恩,北京富思特董事長,中國涂料行業的領軍人物,內圣外王,一個創造了眾多行業奇跡的人。
從1995年至今的20年間,他的富思特以年均兩位數(最高時接近50%)的增長速度,從一個只有十幾人的小加工廠,迅速成長為擁有數千名員工、在國內同行業中擁有絕對優勢的大型涂料生產商。作為國家建筑涂料標準副主編單位,截至2014年,富思特受邀主編多項保溫、涂料技術與工藝方面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并受托主編多部墻體保溫與涂料行業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為行業的規范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并以其種種創新之舉,引領了中國涂料行業的數次“革命”,被稱為“中國涂料行業的‘立法者’”。
中等身材,藍色西裝,戴著眼鏡,對于一個行業的領袖人物來說,這樣的裝束似乎還不夠氣派。但當他往辦公桌后的椅子上一坐,一種雄踞一方,睥睨天下的威勢便撲面而來。腳下這片風景如畫的廠區,不僅是北京總部的涂料及保溫建材的生產基地,還是全國涂料行業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中心,而他則是這里當然的領袖與靈魂。
郭祥恩語出精彩,不屑套話,干凈利落。談起中國涂料行業及富思特20年來的發展,他認真卻又詼諧,仿佛一切盡在掌握;對于自己所做過的重大決策,他自信而又堅定,每個毛孔似乎都透著強者的堅強與信心。他談起2005年富思特第一次公司再造,到2013年8年間公司業績增長10倍。去年他重新出任總經理,親自掛帥推動公司二次再造。他的目標是再用8年,業績再增長十倍。針對國家戰略的“一帶一路”他推出“春雷行動”,一手抓優勢,一手抓模式。行云布雨,章法井然。
他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易動情,會落淚。興之所至,他還會吟誦起自己在創業初期寫下的詩詞!稗o阡陌以求學兮,寄吾生于帝都。棄朝奉以自力兮,終奮發而始成!边^往的榮耀與輝煌,痛苦與忍耐,此刻都化成閑談中的詩句“攜珍饈以玉醴兮邀明月而泛舟,齊白云以比翼兮駕長車而越疇”一笑而過。
富思特推出凈霾涂料,聯合新華社、中國環保工業協會等單位發出“向霧霾宣戰”倡議書
體制中的“異數”
1964年,郭祥恩出生于山東省東明縣的一個農民家庭。歷史上,這里曾是孟子、莊子生活過的地方,也是黃巢揭竿、梁山聚義的所在。童年時代,家里無書可讀,《地道戰》、《地雷戰》等抗日影片成了他最初的記憶。直到現在,公司大院門口“日系車嚴禁入內”的牌子極為醒目。
1982年,上高二的郭祥恩用父親給的六角零錢買了一本《唐詩宋詞選》,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這本書真讓我給背爛了,當時你隨便告訴我頁數,這頁上的詩就能背出來”。那些或清麗或沉郁的詩句,不僅教會他詩詞格律,更常常喚起他心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情懷。
第二年參加高考,他以全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山西財經大學商業經濟學專業學習。那時的他算不上活躍,卻因成績好、人緣好在同學中間頗具人氣。
大一時評選優秀團員,他的得票數竟超出第二名近三分之一,引起輔導員的關注。于是,第三學期便成為全系年級唯一的預備黨員。
1987年大學畢業,為了爭搶當時系里僅有的兩個進京指標,不少同學開始暗自活動。結果,毫無背景的郭祥恩仍憑實力勝出!斑@次的經歷深深地影響了我的人生。它讓我覺得,邪終不能勝正,做人還是要走正道”,郭祥恩說。多年以后,已經功成名就的郭祥恩專門為山西財經大學捐款830萬元,以紀念八三年與財大結緣,感謝母校當年的培育之恩。
畢業后不久,郭祥恩來到北京,進入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北京辦事處工作。良好的工作平臺,上級的信任與支持,讓他的才華得到了充分地發揮。
由于工作出色,1992年3月,他被提升為局里最年輕的中層干部。但機關單位里循規蹈矩的生活和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又常常讓他心力交瘁。
當時,他面臨著結婚成家的問題。招商局里的待遇雖然不錯,但當時每個月的工資,常!俺詭最D涮鍋就花完了”。已是中層干部的他,如果利用職權,可以輕松地獲得很多回報,但他堅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分文不取。他決定離開招商局,另尋出路。
三個月后,他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毅然退掉了單位分給他的住房,從招商局這個時至今日仍然稱得上“金飯碗”的單位“出走”!吧缴钍菀皬,綠厚褪殘紅。相顧無游伴,一嘯震谷空!贝合慕患镜耐砩,他徹夜未眠,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當年,不到28歲的郭祥恩一身正氣,清高自負,睥睨官場。如今,已經52歲的他,依然棱角分明,不走尋常路。就像在一首詩中寫的“我行孤狂已半生,凜霜傲雪仍從容 。一朝怒起辭太歲, 數載耕耘方有成 。商海數度起迷霧,空名不羨問心聲 。壯士當踐鴻鵠志 ,金戈鐵馬蕩長風” 。
“賺取陽光下的利潤”
辭職后,郭祥恩在朋友的幫助下做起了涂料銷售。比起招商局的工作,他要累多了:每天凌晨起床,騎著自行車奔走在工地之間,常常要工作到深夜。
有一次,他進了兩個集裝箱的貨,由于沒有幫手,又沒有錢去雇人搬運,郭祥恩只好一個人搬運。從下午三點一直干到凌晨四點,等他回到家里,天就要亮了。簡單洗漱了一下,稍事休息,又趕去另外一個要搶工期的工地。
雖然工作辛苦,但當時改革開放的大潮方興未艾,各地的房地產市場也已經開始興起。這讓他深信:涂料行業未來的前景非常廣闊,做涂料是有前途的!他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當時在北京賣涂料——別人是一個個集裝箱地發貨,他(郭祥恩)是一車皮一車皮地發貨,他那時的業績至今仍然沒有人能打破!
1995年,郭祥恩成立了自己的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為了改變人們對涂料行業的傳統印象,他將富思特定位為專業從事綠色高檔涂料研究、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化工企業!拔疫@個人骨子里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深,天然地把自己的命運與這個時代、這個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惫槎鏖_始真正鉆研起了涂料,在技術和銷售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思路,事業也開始有了長足地進步。直到現在富思特博士后工作站聚集了一批優秀的科研人員,開發出的建筑自潔涂料、凈霾涂料、節能隔熱涂料不僅推動著公司快速發展,也造福著社會。
“吞舟之鯨,不行支流”。郭祥恩認為,企業要想做大做強,一定要誠信為本,賺取陽光下的利潤,決不為眼前利益出賣未來。他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富思特的企業文化——“誠信、高效、創新、團隊精神”。
當時國內涂料行業缺乏規范,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富思特則直接采用先進的生產線,生產原料也一律購自世界化工行業巨頭,同時還和美國羅門哈斯、杜邦、德國巴斯夫、瓦克等國際行業巨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和密切的技術往來。優質的產品使富思特聲名鵲起!
在涂料行業有“三分材料七分施工”的說法,形象地說明了施工對涂料效果的影響。郭祥恩組建了自己的專業施工隊,并親自到現場和工人們一起進行產品應用分析及施工研究。2002年在北京航天橋工地,他爬上十層高的架板上檢查涂裝質量,卻不小心踏上了探頭板,幸虧他及時抓住了身邊的架管,而腳下的踏板卻滑落下去,他在大家的幫助下才脫離了危險。郭祥恩現地現物的實踐精神可見一斑。
與賢內助劉愛彬夫唱婦隨、相濡以沫
超越家族企業
公司發展起來了,如何擺脫大多數私營企業未大先衰,各領風騷三五年的怪圈,保持企業持續的增長勢頭,便成了擺在每一個企業經營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和公理者無敵,執私理者自毀”。郭祥恩把“誠信”放在了富思特企業文化的首位。郭祥恩認為,所謂誠信,不只是企業對客戶誠信,員工對企業誠信,企業對員工也應當講誠信!坝胁簧倨髽I家,只要求員工對企業及其個人的絕對忠誠。一個員工受不受重用,不是看他的業務能力如何,而是看他與自己關系的親疏遠近,結果往往使企業遭受更大的損失!惫槎髡f,企業家如能牢記唐太宗的“有至公之言,無至公之實;愛而不知其惡,憎而遂忘其善。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遠忠良,則雖夙夜不怠,勞苦深思,將求至理,不可得也”的告誡,企業何愁不興!
富思特在誕生之初,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他本人是總經理,妻子是財務和人事部門的負責人,還有一部分員工是他的親友。這也成了郭祥恩內部改革的第一個突破點。他規定,公司內部所有員工的升降,一律以業務水平為標準。能者上,庸者讓。他把沾親帶故的員工召集在一起說道:我做的是事業,靠全體員工一起努力才能做大做強,你們是我的親戚,但我希望你們起模范帶頭作用,打造公司正能量。如果你們想依靠和我的關系試圖在公司享受某些特權的話,那么你們就回家,我們做親戚好了。親戚是在家里做的,在公司只能做同事。因而提出了“公平正直、誠實廉潔、敬業精業、勤勉進取”的十六字考核干部的方針。
2008年底,郭祥恩決定收購老牌國企北京“紅獅”的時候,外界對其并不看好,稱富思特是“貪心不足蛇吞象”。由于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普遍困難,加之談判時間倉促,臨近收購截止日期時,公司尚有較大的資金缺口。富思特員工看到了眼里,主動把自己家里的存款貢獻出來,還不夠,這時27個員工把自己家里的房產證交到了財務,表示如果公司需要,隨時可以配合抵押融資。那一刻,郭祥恩感動了。他意識到,富思特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啦,是整個富思特人的!大家把身家性命都壓上了,他感到了一種使命和責任,必須帶領大家把富思特做強做大。后來富思特推動了股改,高管層持股;給中層和骨干員工建了公寓;成立了“富思特大愛基金會”,給家里有突發災難的員工提供援助,助度難關。這一切都是對富思特建設者的回報!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國乃興”。建企業帶團隊亦是如斯!
“富思特原本是個家族企業,現在成長為了企業家族!惫槎魅缡钦f。
對話郭祥恩:企業家要站在“云端”思考未來
《中華兒女》:您28歲就在香港招商局做到了中層,當時毅然“出走”,事后有后悔過嗎?
郭祥恩:說實話,當初我多少有些“負氣”出走的意思。當時家人不同意,不少朋友也想不通,但我那時還年輕,不想在機關里混日子。我覺得自己在這里行,出去也一定能行。我把單位里分的房子退了,在外面租了一間小房子,辦公兼住宿。打拼的過程很艱辛,但好在挺過來了。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臨很多的選擇,沒有人能預知什么是最好的選擇,但行大道,做好人,準沒錯。
《中華兒女》:社會大眾對涂料行業的傳統看法是,很低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您以及富思特是如何改變大家的這種看法的?
郭祥恩:傳統的觀點確實是這樣。但我們在富思特成立之初就把它定位為較高端的研發型企業。我們與國際行業巨頭合作,采用優質的原料和先進的技術,使我們的產品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后來,我們又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建立實驗室和博士后流動站,使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在很多涂料領域填充了國內空白。
《中華兒女》:收購北京“紅獅”,是富思特崛起的關鍵一役。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刻,一個只有十幾年歷史的民營企業要收購有著近兩百年歷史的行業巨頭,當時您真的有把握嗎?
郭祥恩:北京“紅獅”是一家老牌國企,其前身是清朝御用的油漆工坊。1945年,傅作義將軍將其改造為“奮斗油漆廠”。新中國成立后,它又先后更名為“新中國油漆廠”、“北京油漆廠”,1962年注冊了“紅獅”商標,定名為北京紅獅油漆廠,是共和國油漆涂料工業的搖籃,很多行業泰斗都出自紅獅。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這一歷史悠久的民族品牌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時的“紅獅”盡管處于虧損狀態,但它有超過1億元的凈資產和完整的研發隊伍,在國內仍有相當高的品牌價值。這些都是富思特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敢于收購紅獅的原因。
《中華兒女》:您平時愛看哪些書?這對您的企業經營與管理有哪些幫助?
郭祥恩:我讀的書很廣泛,但以管理學及國學經典為最多。我的床頭經常放著《貞觀政要》、《管子》、唐詩宋詞之類的經典讀物。門檻門檻,過去了是門,過不去就是檻。閱讀這些經典,提升人生的厚度和廣度,生發智慧,實現超脫,所謂的“檻”就絆不倒你。
《中華兒女》:您所說的”超脫”指的是什么?
郭祥恩:大道至簡。不會再糾結于企業經營中的一些細枝末節。我認為,做企業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時的企業家,忙于經營,但往往看不到企業經營的本質所在。第二重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時的企業家,有了一定的成就,同時心態也開始慢慢地超脫起來,才能打造出行業領頭企業。而到了第三重境界,則是站在云端,俯視著大地上所有的山頭,長袖善舞,無終無極。這時的企業家就“超脫”而出神入化,更像是一個哲人,一個思想者。我心目中真正的企業家就是這樣的人。